無印良品簡約哲學 MUJI會長:沒有設計才是設計
發布時間: 2016/01/15 17:28
無印良品素來以其簡約哲學見稱,深受港人歡迎。
上兩個月,無印良品(MUJI)在元創方舉辦「良感生活展示會」,正好讓大家親眼見證無印的「執屋美學」。去年坐正成為無印代表取締役會長的金井政明透露,舉行展示會前曾往香港美荷樓取經,更派員家訪了20個本地家居,看完有感而發:
我們雖是零售商,卻倡議大家不需擁有那麼多身外物。
斗室天地寬,此語充滿了禪味。
有人調侃,無印良品最成功之處,就是邊提倡大家生活要簡約,邊賣出更多產品。素來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金井這樣回應:
很多零售商都外購大量生產的貨品,略加改變就上架販售。他們做的是金錢交易,可是我們不同,無印良品每一件商品都有存在的原因。我們花很多時間去思考一件商品的用途,無論是一隻叉、一隻匙羹、還是一對手套,希望造出來就能馬上『啪進』生活中使用,無論何人、何時、何地都無差異。
「每件商品 都有存在原因」
第一年跑數的Sales(業務員),未必能明白金井話中玄機,如何一面提倡簡約生活(買少一點),同時又能滿足業績要求(買多一點)。但是入行近40年,70年代由Sales做起,金井眼中零售早已脫離了手板眼見的金錢交易,而演化為一種哲理思考與集體互動行為。
我們不是要製造一件好賣的商品,而是要造一件買家擁有後會感到開心的商品。這就是『良感生活』的源起。
任誰都曾為設計的色相目迷五色,錯付過金錢、時間與空間,但買回家後卻跟啥都不搭配,最後還是要忍痛斷捨離。無印最前衞的,就是當80年代經濟騰飛,大家還在貪戀「設計細節」時,就一刀把它砍掉,將生活空間的設計話語權奉還消費者。
金井的訪問充滿哲學思辯,除了「沒有設計的設計」才是設計,還有日本銀髮族不斷上升,我們又可以為世界做甚麼事?看在某些人眼中,銀髮族只是年消費超過100兆日圓的燦爛商機,不過,由社長升為會長後,金井想得更多,「全球銀髮族人口擴張,是否壞事?一家生活企業又如何能在其間持續發展?」
冀用設計 回應社會課題
金井深信宏觀思考是成功的磐石,正如當年田中一光等人創辦無印,正是先有理念,後有生意。金井不諱言,他也是萬千粉絲之一。
早在80年代,田中一光已經說過:
設計不是單純追求豐足生活的表面設計,而是回應很多社會課題的深層設計。21世紀設計界遇到最大的課題,不是美學意識復興,推出耀眼新產品,而是由受傷的地球再生角度再出發。
地球的病症包括:資源枯竭、環境污染、老齡化、生活廢物堆積。
金井自詡為田中思想的執行者,所以他的思考裏少了點哲理,卻多了點生活況味。每一個周末,他都會親自出行,到鄉郊去看人家到底在做甚麼,
千葉縣就有人自己種菜養豬,燒木炭煮飯,自給自足,精采到好似在舞台上。這是一種生活,一種文化,需要珍惜。
(節錄)
原文刊於經濟日報(收費閱讀),標題經編輯修改,原題為「【專訪】舵手倡小屋當大屋住 蝸居者尋回空間感「無印」哲學 製造商品令買家開心」。